9月15日 ,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馆何个城国博馆长共话平行论坛之一“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上,一场圆桌对话围绕“博物馆之城建设”展开 。影响
目前 ,文化物馆包括北京在内,品位中国已经有数十个城市已经或者即将开启博物馆之城的博物建设,博物馆对城市有何意义 ?博物馆应该如何建设 ?博物馆又如何与当地人实现更深的馆何个城国博馆长共话联结 ?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 、意大利、影响德国的文化物馆多名博物馆馆长 ,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品位
9月15日,博物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馆何个城国博馆长共话平行论坛之一“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举行 。主办方供图
国博馆长:博物馆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影响文化品位
博物馆对一个城市意味着什么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认为,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文化物馆重要场所 ,是品位城市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赋能城市未来,推动城市更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到的作用。
首先,博物馆具有对城市品位的塑造力。王春法谈到,现代意义的博物馆既是城市最重要的窗口,也是重要的城市地标建筑 ,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比如,大多数博物馆都是建立在城市中心,许多博物馆建筑本身甚至就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其场馆规模、藏品数量 、展览数量以及服务能力 ,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 ,同时博物馆可以从环境 、文化、空间 、活动 、设施等方面 ,为城市营造有魅力、有特色 、有活力的富有人性化空间场所。
“好的城市 、优秀的城市 ,应该是有品位的 ,而这种品位的养成主要来自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一座城市有没有博物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它是不是有历史意识或者对历史的态度 。”王春法说。
王春法认为 ,博物馆还具备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等功能。他建议 ,北京在建设博物馆之城的过程中 ,要在明确各类博物馆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分类施策,选择支持两三家综合性的国家大馆做大做强做优 ,将其建设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的一流博物馆 。
博物馆应和社区 、市民产生更深的联结
在圆桌对话中,多位博物馆馆长和研究人员,谈到了博物馆和其所服务的市民之间的关系 。
曾被《艺术评论报》评为意大利最佳博物馆馆长的保罗·朱列里尼 ,在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就职。朱列里尼在论坛发言中表示,博物馆和社区、城市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博物馆不仅应该提供文化服务 ,更应该去提供社会服务。
朱列里尼介绍了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正在进行的一项战略规划,就是把博物馆周边划成不同的文化区 ,和大学 、学院以及其他艺术馆合作,为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的活动。
朱列里尼特别提到,在那不勒斯的一些区域 ,有的居民受教育程度并不高,还有的区域聚集了一些外来的人群 ,为此,博物馆在设计活动时,会考虑这些群体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并有意识地加强包容意识,帮助他们提升对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增加居民的归属感。
对此,山西省博物院院长张元成表示赞同,他在对话中表示 ,博物馆之城或者博物馆建设 ,首先要处理好两种人之间的关系,即“建设博物馆之人”和“博物馆所服务的人”之间的关系 。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也强调 ,博物馆之城建设关系到城市市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博物馆之城的建设需要更多、更深入地发动市民 ,调动市民的积极性,没有全体市民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 ,博物馆之城的建设不会太顺利 ,也会失去了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初心和目的 。
采写 :南都记者 宋凌燕 郭若梅 发自北京